1月13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进入大组专题讨论环节。市领导与委员们相聚一堂,围绕“重振产业雄风,共图工商强市”、“构建环境美,建设宜居城”、“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文明程度”四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宦玮/摄)
新常态下,无锡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重振产业雄风?部分政协委员结合自己所处行业、企业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无锡传统产业基础好,要做强做实,同时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坚持“主业”,敢于创新,稳妥转型
蒋华君:远东控股集团董事、远东电缆产业总经理
目前无锡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都面临着产业转型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对企业发展造成了压力,原材料、人力、资金成本制约着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以低质、低价换取市场空间的无序竞争让远东认识到,转型迫在眉睫。
2014年,远东电缆正式更名为“智慧能源”,并在资本市场亮相,公司从电线电缆制造销售逐步升级为智慧能源专家型服务的盈利模式,正好契合了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从大的概念讲,就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从能源运用的角度讲,就是要通过智慧的手段,达成对能源的综合利用,最大效率地运用好能源。
“虽说是智慧能源,但实际上并没有离开电缆产业,只是在把原来“主业”稳步做好的同时,逐步转型到新的领域当中。”蒋华君说,做新、做足、做透智慧能源这一产业,是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嬗变,区域创新驱动竞争激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人口红利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新形势的重大决策。目前,智慧能源已形成以智慧能源规划设计、智慧能源运维、智能配电系统、智慧能源应用方案、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接入系统为子系统的一体化方案提供商。
“改革不容易,经济新常态要求企业家要‘革自己的命’,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先把传统产业做扎实,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新型产业,要有魄力,也要有动力,稳妥地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
以高层次人才引领经济发展
丁晏:无锡政和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无锡市诤和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层次人才则位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点和引擎。无锡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重点提到了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过去,企业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帮忙找什么人。从前几年开始,我们转变了思路,开始寻找一些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来培育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然而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丁晏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容易,需要党和政府付出更多的努力。
丁晏提出,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关键是环境。要注重从创新政策、优化环境入手,着力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的浓郁氛围。
“无锡的高等院校和科研资源也许也算不上优越,但只要我们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载体等环境,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就能实现人才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由于本身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丁晏表示会大力宣传好无锡已有的以及即将推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并拓宽同行之间的合作。也希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人才合作与竞争。
进一步支持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
龚志勇:无锡贝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无锡盛阳食品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无锡市对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必将对无锡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同时‘十三五’期间,我认为还应给予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进一步的支持。”龚志勇表示,这也是他今年两会提出的一条提案。
“无锡市在土地使用上有明确的经济指标要求,既有每亩地的投入要求,又有每亩地的产出要求,这对于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要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众多的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的建立与发展,龚志勇提出,有必要降低或取消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用地考核。
切实解决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且在无锡尤为突出,银监系统对工业企业的贷款只占全市贷款总额的15%。”龚志勇说,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用工成本逐年上升、毛利润率普遍较低、加上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困难,近年来部分工业中小型实体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市政府近年虽也出台相应政策为企业减负,拓展贷款渠道,特别是专门组织了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转贷资金的急需,但因出资、利益等因素,目前仅有江苏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两家银行在做此业务,其他银行没有响应。“为民办实事一定要接‘地气’,请政府有关部门认真推进该项‘既救急又无风险、借贷双方均得利’的举措。
社会发展已步入“智库时代”
庄若江:江南大学影视传播系主任、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我国智库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国家层面极为重视,但各地在实际运作中,智库作用却并不明显,尤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经济转型、重大决策、文化建设等许多方面都亟须优化和提升。今天,智库建设的主要问题已非“是否需要”的问题,而是能否更好发挥作用的问题。
无锡经济如何科学转型、保持优势,“十三五”是关键阶段。从经济转型、产业提升到文化与民生,政策如何制定、具体如何实施、怎样有效推进,如何让扶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都需要认真布局深入论证,“智库”的智囊作用不应忽视。
目前,江苏已出台《关于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无锡也应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议在政府相应机构设立领导小组,其职能是负责智库与政府需求之间的“对接”。具体工作是:1、打通智库与政府实际需求之间的通道,推动智库“定制化”研究咨询工作;2、开展政府机构与智库的合作路径研究,开启“旋转门”渠道;3、牵头智库参与政府相关政策、决策的调研、听证、协商等活动,推进智库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无锡每年完成的课题(仅社科类)研究成果多达90-100项,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未得到很好转化和利用,也有些课题因不接地气而未能解决实际问题。建议加强科研成果与决策管理部门的对接,建立社科成果发布机制,强化科研目标和效果的实现。
来源:无锡商报